中证机器人指数这周连续回调四天,今天终于大幅上攻兴旺国际投资,早盘一度涨至1.33%,目前还在持续拉升。成份股中,目前华东数控、秦川机床涨停,海目星、南网科技等纷纷走强。
但有意思的是,回调期间资金却在悄悄逆行——四天时间,机器人指数ETF(560770)竟然持续净流入共计2.74亿。越跌越买,这操作很“头铁”,也很说明问题。
大家都在问:凭什么机器人板块就这么被偏爱?
因为2025年下半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真正起点,商业化进程在落地和起量两方面同步突破,相关公司不管是业绩还是股价上升空间都很大,所以资金坚定地选择借道ETF不断低吸。
就在这两天,优必选刚拿下2.5亿大单兴旺国际投资,7月才刚破亿,这才隔了多久?宇树科技也传出四季度要交表IPO,而此前智元、宇树一起分走了中国移动1.24亿订单——客户从“科研院所”变成“规模企业”,这是商业化进程中一个关键的跳板。
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具身智能”真正走上了台前。大模型不只是能写诗画画,它让机器人真正“看懂世界、动手操作”。以前我们说的机器人,更多是预设指令的执行体;现在的AI,让它开始能理解、能决策、能交互。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发展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中美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路:
美国是“软件定义机器人”,Figure和Optimus都是AI算法主导,先搞大脑再搞身体;
中国是“硬件倒逼软件”,硬件供应链先跑起来,靠场景迭代去磨智能系统。
我们没有盲目跟风“弯道超车”兴旺国际投资,而是选择走更“硬”也更实在的路:能用、够用、便宜、能量产。
这背后,其实是两方优势的根本差异:对面强在AI和软件生态,我们强在供应链和制造能力。但最终,机器人一定是软硬结合——身体和大脑,一个不能差。
所以你现在能看到:
政策端,北京、深圳等地百亿级产业基金已就位;上海、杭州出台真金白银的采购补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清晰时间表。
企业端,优必选、宇树、智元纷纷拿下亿元级订单,走进车企、物流仓库、营业厅;比亚迪、富士康、顺丰都已成为机器人的实训场景。
资金端,机器人指数ETF(560770)从上市首日就一直保持净流入。
从前十大来看,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重仓公司分别有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大华股份、机器人、云天励飞等产业链各个细分公司,布局全面。
如果机器人行情想要复刻之前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趋势,那么爆发性节点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出现。而机器人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借道ETF埋伏可能是最全面的选择。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兴旺国际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